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结束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建立了外交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的新篇章,为两国发展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即将迎来27周年之际,记者驱车来到东京都目黑区一个幽静的高级住宅区,访问了当年作为田中首相政治秘书访华的早坂茂三先生。
早坂先生曾是日本一家报社的政治部记者,后来“百里挑一”地被田中角荣选为秘书。自那以来的23年中,他作为田中的政治秘书、政策设计者和发言人,一直工作在田中身边。如今,早坂先生虽已年近古稀,银丝白发,但精神饱满,记忆力惊人。他不仅活跃在日本政治评论界的第一线,也是最权威的“田中角荣研究者”。因此,这次当记者电话联系采访时,尽管他的日程已经排满,但仍抽出了近半天的时间,详细讲述了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田中角荣为消除中日之间长期存在的不正常状态,是如何顺应时势作出了历史性抉择的。早坂说,在田中角荣27年零8个月的政治生涯中,日中邦交正常化是他最感得意的“大事件”。
在中日两国近代史上,日本不仅发动了甲午战争,割据了中国的台湾,又对中国进行了长达15年的野蛮侵略。然而,自50年代起,日本政府却追随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导致中日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
“冰河之下,流水不止”。早坂先生回忆说,尽管当时两国关系宛如寒冬,但民间交流由小而大、由少而多地日益发展。早在1952年6月,日中之间就签订了第一次民间贸易协定,两国断绝交往的大门终于打开。1962年11月,廖承志和高崎达之助签署了《日中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后改为“廖高备忘录贸易”),1964年又实现了日中双方互设贸易办事处代表机构和相互交换常驻记者备忘录,中日关系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但佐藤荣作掌权以后,日中关系又急剧冷却。
“但是”,早坂接着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从70年代起,围绕中国的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中关系又重现转机。”1970年中国和加拿大建交,1971年基辛格访华,中美两国发表了尼克松总统将访华的《公告》,在同年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关中国的这些重大变化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使佐藤政府受到巨大冲击,要求佐藤政府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要求佐藤下台的呼声彼伏此起,日益高涨。1970年12月9日,以前外相藤山爱一郎为首的“促进日中恢复邦交议员联盟”宣告成立。1971年夏,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率团访华,日中双方发表声明强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二、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日台条约”必须废除。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日中邦交正常化“三原则”。
早坂指出,日中邦交正常化呼声的高涨除了国际潮流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因素之外,与日本国内财界的经济动机也有很大关系。进入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明显减弱,经济界为寻求出口市场,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在此情况下,以关西地区经济界的访华为开端,日本经济界人士也都面带笑容争先恐后地访华,从而为要求早日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洪流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随着日本国内各界要求佐藤政府改变对华政策的呼声进一步高涨,自民党内意见纷呈,步调紊乱,佐藤内阁也乱了方寸。作为佐藤内阁核心成员的田中角荣审时度势,紧赶时代潮流,一马当先地明确表示了自己对中国问题的态度。1971年3月23日,田中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回答川崎秀二有关日中关系正常化问题的质询时表示,“大前提是给中国添了麻烦,必须衷心道歉”,“要从新的视野和角度谋求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田中还强调,这也是他“对中国问题的信念”。早坂说,田中是以决策果断、说到做到而著称的政治家。田中的这番话表明,他已在内心做出了决断,实际上他已着手进行研究和准备。
(未完待续)